# Sonic 简介 [English](INTRODUCTION.md) | 中文 ## 背景 根据字节跳动生产服务的整体分析,我们发现 JSON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开销意外地很高:CPU 使用率接近 10%,其中极端情况下超过 40%。因此,**JSON 库的性能是提高机器利用率的关键问题**。 ## 研究 我们对开源的 Golang JSON 库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基准测试,但结果令人失望:**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**。首先,没有一个库能够在各种业务场景中至少达到前三名。即使是最广泛使用的 [json-iterator](https://github.com/json-iterator/go) ,在通用(无模式)或大量 JSON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情况下,性能也会严重下降。其次,与其他语言编写的 JSON 库相比,它们的速度通常要慢得多。例如,[Simdjson-go](https://github.com/minio/simdjson-go)的解码性能比[simdjson](https://github.com/simdjson/simdjson)低了 50%。而且,我们几乎找不到支持修改底层值的 JSON 库的 API。 因此,我们决定**开发一个全新的高性能、适用广泛的 JSON 库**。 ## 设想 在开始设计之前,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些问题: ### 为什么 Json-iterator 比标准库快? 首先,标准库使用的**基于模式(Schema)的处理机制**是值得称赞的,解析器可以在扫描时提前获取元信息,从而缩短分支选择的时间。然而,它的原始实现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机制,而是**花费了大量时间使用反射获取模式的元信息**。与此同时,json-iterator 的方法是:将结构解释为逐个字段的编码和解码函数,然后将它们组装和缓存起来,最小化反射带来的性能损失。但这种方法是否一劳永逸呢?实际测试中,我们发现**随着输入的 JSON 变深、变大,json-iterator 和其他库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**——甚至最终被超越: ![Scalability](./imgs/introduction-1.png) 原因是**该实现转化为大量接口封装和函数调用**,导致了函数调用的性能损失: 1. **调用接口涉及到对 `itab` 的动态地址获取** 2. **组装的函数无法内联**,而 Golang 的函数调用性能较差(没有寄存器传参) #### 有没有办法避免动态组装函数的调用开销?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类似[easyjson](https://github.com/mailru/easyjson)的代码生成。但是这会带来**模式依赖和便利性下降**。为了实现对标准库的真正插拔式替换,我们转向了另一种技术- **[JIT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Jit) (即时编译)**。因为编译后的编解码函数是一个集成的函数,它可以大大减少函数调用,同时保证灵活性。 ### 为什么 Simdjson-go 速度不够快? [SIMD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IMD) (单指令流多数据流)是一组特殊的 CPU 指令,用于并行处理矢量化数据。目前,大多数 CPU 都支持 SIMD ,并广泛用于图像处理和大数据计算。毫无疑问,SIMD在JSON处理中很有用(整形-字符串转换,字符搜索等都是合适的场景)。我们可以看到, simdjson-go 在大型 JSON 场景 (>100KB) 下非常有竞争力。然而,对于一些很小或不规则的字符字符串, **SIMD 所需的额外加载操作将导致性能下降**。因此,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场景,并决定哪些场景应该使用 SIMD ,哪些不应该使用(例如,长度小于16字节的字符串)。 第二个问题来自 Go 编译器本身。为了保证编译速度, **Golang 在编译阶段几乎不进行任何优化工作**也无法直接使用编译器后端,如 [LLVM](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LVM) 等进行优化。 那么,**一些关键的计算函数能否用计算效率更高的其他语言编写吗**? C/Clang 是一种理想的编译工具(内部集成了 LLVM )。但关键是如何将优化后的汇编嵌入到 Golang 中。 ### 如何更好地使用 `Gjson` ? 我们还发现在单键查找场景中, [gjson](https://github.com/tidwall/gjson)具有巨大的优势。这是因为它的查找是通过**惰性加载机制**实现的,巧妙地跳过了传递的值,并有效的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解析。实际应用证明,在产品中充分利用这个特性确实能带来收益。但是,当涉及到多键查找时,Gjson甚至比标准库还要差,这是其跳过机制的副作用——**搜索相同路径会导致重复解析**(跳过解析也是一种轻量的解析)因此,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做出调整是关键问题。 ## 设计 基于以上问题,我们的设计很好实现: 1. 针对编解码动态汇编的函数调用开销,我们**使用 JIT 技术在运行时组装与模式对应的字节码(汇编指令)**,最终将其以 Golang 函数的形式缓存在堆外内存上。 2. 针对大数据和小数据共存的实际场景,我们**使用预处理判断**(字符串大小、浮点数精度等)**将 SIMD 与标量指令相结合**,从而实现对实际情况的最佳适应。 3. 对于 Golang 语言编译优化的不足,我们决定**使用 C/Clang 编写和编译核心计算函数**,并且**开发了一套 [asm2asm](https://github.com/chenzhuoyu/asm2asm) 工具,将经过充分优化的 x86 汇编代码转换为 Plan9 格式**,最终加载到 Golang 运行时中。 4. 考虑到解析和跳过解析之间的速度差异很大, **惰性加载机制**当然也在我们的 AST 解析器中使用了,但**以一种更具适应性和高效性的方式来降低多键查询的开销**。 ![design](./imgs/introduction-2.png) 在细节上,我们进行了一些进一步的优化: 1. 由于 Golang 中的原生汇编函数不能被内联,我们发现其成本甚至超过了 C 编译器的优化所带来的改善。所以我们在 JIT 中重新实现了一组轻量级的函数调用: - 全局函数表+静态偏移量,用于调用指令 - **使用寄存器传递参数** 2. `Sync.Map` 一开始被用来缓存编解码器,但是对于我们的**准静态**(读远多于写),**元素较少**(通常不足几十个)的场景,它的性能并不理想,所以我们使用开放寻址哈希和 RCU 技术重新实现了一个高性能且并发安全的缓存。